n123879

以色列打巴勒斯坦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黎巴嫩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胡塞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

以色列打巴勒斯坦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黎巴嫩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胡塞,没人帮。以色列打叙利亚,依然没人帮。这轮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,眼看越来越激烈,阿拉伯兄弟们还是没谁直接下场撑伊朗一把。

事实上,中东宗教和民族的隔阂早已存在多年,伊朗讲的是波斯语,主要是什叶派,而像沙特、阿联酋这些大国都属于逊尼派,大家一直都有防备,对伊朗既不亲近也不信任。

沙特多年来和伊朗争夺地区影响力,把伊朗看成最大的竞争者。哪怕以色列把火力直接打到伊朗家门口,沙特在意的也是自己地盘的安全,怕伊朗趁乱伸手。

这样一来,本该同心的“中东兄弟”,反而全都自己琢磨自己的算盘,伊朗等来的不是联合抗敌,而是被孤立的局面。

其实,这些国家的态度不仅仅被宗教分歧影响,更重要的还是利益。

近几年,阿联酋和巴林与以色列建交,双方开展生意合作,也有防务协议,这些实打实的利益比喊口号要来得更实在。

阿拉伯国家担心,参与伊朗这场仗,反而会牺牲自己的稳定和发展。

而且埃及、约旦这两个老牌大国,他们跟以色列的关系也算是冰释前嫌,保持一种不冷不热的和平。

这些国家再也不愿为所谓“团结”而把自己拖进乱局,更希望通过安稳过日子,解决民生问题。过去那种高喊口号、动辄对抗的时代,早已经过去了。

更重要的是,美国在中东的立场十分微妙。对以色列的支持在台面上,但真让美国自己下场打仗的可能已经很小。

美国不想被拖进新的泥潭,过去的教训摆在那儿,无论是反恐还是打仗,国内压力让美方不敢轻易做决定。美国宁愿给技术、情报和一些拦截支援,但对直接出兵始终不现实。

而以色列则是在夹缝中行动最果断的那个。过去几年,从巴勒斯坦到叙利亚,再到黎巴嫩和也门胡塞武装,以色列轮番出击,目的就是要保住自己在地区的优势。

用尽所有手段防止对手坐大,哪怕周围国家议论纷纷,却没人敢真下场和以色列硬碰硬。以色列靠着技术和情报,周旋在一圈对手之间,打出了威慑,也稳住了自己。

现在伊朗失去了主动,阿拉伯国家在利益面前选择观望、美国更愿意隔岸操作,以色列稳中求进,巴勒斯坦则在夹缝里挣扎求生。

各国有各自的算盘,最终都陷入了一个谁都不满意的僵局。

大家虽然都喊着要和平,但没有谁愿意为了理想牺牲自家利益。无论局势如何变,只要内部矛盾还在,外部冲突就很难彻底平息。